仁怀市人民医院
第38个世界无烟日科普知识宣传
一、吸烟可导致以下疾病
1.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吸烟可以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呼吸系统感染、肺结核、多种间质性肺疾病、睡眠呼吸暂停、静脉血栓栓塞症(肺栓塞)等,且吸烟量越大、吸烟年限越长,疾病的发病风险越高。
2.恶性肿瘤:烟草烟雾中含有69种已知的致癌物。这些致癌物会引发机体内关键基因的突变,正常生长控制机制失调,最终导致细胞癌变和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充分证据表明,吸烟可以导致肺癌、口腔和口咽部恶性肿瘤、鼻咽癌、喉癌等。此外,吸烟会增加膀胱癌、宫颈癌、卵巢癌、胰腺癌、肝癌、食管癌、胃癌、肾癌、急性白血病、结直肠癌、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3.心脑血管疾病: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可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使动脉血管变窄,动脉血流受阻,引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
4.糖尿病:吸烟可使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增加,影响细胞胰岛素信号转导蛋白的合成,抑制胰岛素的生成。长期吸烟还可引起脂肪组织的再分布,增加胰岛素抵抗。有充分证据表明,吸烟可以导致2型糖尿病,且吸烟量越大、吸烟年限越长,疾病的发病风险越高。
5.危害生殖健康:烟草烟雾中含有多种可以影响人体生殖及发育功能的有害物质。吸烟会损伤遗传物质,对内分泌系统、输卵管功能、胎盘功能、免疫功能、孕妇及胎儿心血管系统及组织器官发育造成不良影响。有充分证据表明,女性吸烟可以降低受孕几率,导致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低出生体重以及婴儿猝死综合征。此外,有证据提示,吸烟还可以导致异位妊娠和自然流产。此外,有充分证据表明,吸烟可以导致髋部骨折、牙周炎、白内障、手术伤口愈合不良及手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皮肤老化,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吸烟可以导致消化道溃疡。吸烟还可以导致痴呆。
二、二手烟的危害
二手烟指的是被动吸烟,烟草经过燃烧,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的气体,比如煤焦油、尼古丁、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甚至一些重金属放射性的粉尘,以及颗粒物,这些颗粒物吸到肺里,会对我们的呼吸道黏膜产生损伤,因此会增加肺癌的发生率。同时这些烟雾的刺激会导致咽喉炎、血管硬化,出现心脑血管疾病,如脑梗、冠心病等。同时对记忆力也有损害。对于孕妇会导致流产、早产等,对于儿童可能会引起哮喘、肺炎、支气管炎。其他的二手烟可能会导致不孕不育、损害听力等等,所以一定要远离二手烟。
三、戒烟的方法和技巧
方法:
(一)、前5天之七项戒烟方法:
(1)两餐之间喝水(大概一升开水),促使尼古丁排出体外。(2)每天洗温水浴,忍不住烟瘾时可立即淋浴。(3)在戒烟的5日当中要充分休息,生活要有规律。(4))饭后到户外散步,做深呼吸15-30分钟。(5)不可喝刺激性饮料,改喝牛奶、新鲜果汁和谷类饮料。(6)要尽量避免吃家禽类食物、油炸食物、糖果和甜点。(7)可吃多种维生素B群,能安定神经除掉尼古丁。
(二)、过了最初五天可按照下法保持戒烟战果:
(1)饭后刷牙或漱口,穿干净没烟味的衣服。(2)用钢笔或铅笔取代手持香烟的习惯动作(3)将大部分时间花在图书馆或其它不准抽烟的地方。(4)避免到酒吧和参加宴会,避免与烟瘾很重的人在一起。(5)将不抽烟省下的钱给自己买样礼物。(6)准备在2-3周戒除想抽烟的习惯。
技巧:
1.戒烟从现在开始,完全戒烟或逐渐减少吸烟次数的方法,通常3-4个月就可以成功。
2.扔掉吸烟用具,如打火机、烟灰缸,香烟,减少你的“条件反射”。
3.坚决拒绝香烟的引诱,经常提醒自己,再吸一支烟足以令戒烟的计划前功尽弃。避免参与往常习惯吸烟的场所或活动。
4.餐后喝水、吃水果或散步,摆脱饭后一支烟的想法。研究表明:在戒烟初期多喝一些果汁可以帮助戒除尼古丁的成瘾。
5.烟瘾来时,要立即做深呼吸活动,或咀无糖分的口香糖,避免用零食代替香烟,否则会引起血糖升高,身体过胖。
6.告诉别人你已经戒烟,不要给你烟卷,也不要在你面前吸烟。
7.写下你认为的戒烟理由,如为了自己的健康、为家人着想、为省钱等等,随身携带,当你烟瘾犯了时可以拿出来告诚自己。
8.制订一个戒烟计划,每天减少自己吸烟的数量。
9.安排一些体育活动,如游泳、跑步、钓鱼等。一方面可以缓解精神紧张和压力,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花较多的心思在吸烟上。
10.当你有想吸烟的冲动时,可以用喝水来控制。
11.当你真的觉得戒烟很困难时,可以找专业医生咨询一下寻求帮助,取得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对于成功戒烟也至关重要。
四、青少年如何预防吸烟?
1、家长以身作则,培养孩子的积极向上的心态。
作为一名青少年的家长,要管理好自身的行为习惯,尽量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学习环境,不要在孩子面前吸烟,做到以身作则,少抽烟。这样孩子就不会模仿大人,跟着去学抽烟了。
2、学会自我引导,多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
青少年内心是十分叛逆的。现在大部分青少年吸烟,通常是一种自我满足的感觉,以此来证明自己长大了。除了家长的监督和教育,学会做自我。
3、不要被虚荣心理所害。
青少年因为其心理不太成熟,容易受一些广告、影视或者同伴的影响和教唆而选择吸烟。少部分的青少年会因为虚荣心心理而认为吸烟很潇洒、时髦,甚至一旦拒绝别人,就会受到同伴的排斥。
青少年要牢固树立“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自觉远离烟草制品(含电子烟)。积极参与控烟工作,劝阻家人和亲友不吸烟,主动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