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6日,是第十一个“中国房颤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房颤,预防卒中”。活动当日,仁怀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脑科中心在解放广场开展公益义诊活动,为广大社会群众普及房颤知识,提高他们的“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意识。

活动现场,接诊群众12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同时免费为前来咨询的群众测量血压、心脏听诊、发放房颤手册等,专家们还为现场咨询治疗、术后康复的群众进行答疑和用药指导。此次义诊活动的开展,意在提高老百姓对房颤高危因素及其风险的认识,切实提高人民群众房颤知晓率及治疗率。
根据最新全国房颤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当前我国房颤存量患者接近2000万,受人口老龄化影响,预计未来患者人数还将进一步增加,因此提高大众对房颤危害的认识,加强对卒中预防的重视已是迫在眉睫。


科普房颤知识

一、什么是房颤?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之一。是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是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心房在房颤时失去有效收缩,心律通常表现为快而不规则,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慌心悸、胸闷气短甚至晕厥等不适症状。

二、房颤有什么危害:
无形杀手:房颤的两大危害——脑卒中和心衰!
房颤会影响心脏正常的收缩舒张功能,在心室舒张末期,心房不能通过有效的收缩将血液挤进心室,就会导致心室射血能力下降,最终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同时,房颤的时候,心房各个部位的肌纤维乱颤,心房的快速不规律收缩也无法将血液“保质保量”地挤压进心室,最终血液可能会在心房的小耳朵——左心耳里缓慢流动甚至淤滞,最终形成血栓。血栓在血流的冲刷下一旦掉下来,就会随着动脉系统产生系统性栓塞——有的掉到外围血管就可能造成外周上下肢坏死,还有掉在肾动脉里面,造成肾动脉栓塞引起肾梗死,如果掉在脑血管里面,就会引起脑卒中。
三、为什么会得房颤
房颤的常见原因有高血压、瓣膜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脏外科术后、心肌病、冠心病、心包炎、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栓塞等。大量饮酒、吸烟也会增加房颤的发病风险,其他诱因还包括:劳累、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过量摄入咖啡因、缺氧、电解质紊乱、严重感染及某些药物的影响等。其中,高血压性心脏病已成为目前房颤最常见的原因。
四、房颤治疗方式:
房颤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方面。
药物治疗不可以根治房颤,以抗凝为基础治疗,控制心室率和节律,对于心功能的影响和血栓形成的风险依然存在,长期应用有效率低。微创介入导管消融治疗和左心耳封堵术已成为房颤治疗的主流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