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医院要闻

【学科建设】牙龈出血,皮肤出现瘀点、瘀斑不要慌!带你认识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作者:文:刘金叶 编辑:李红 审核:周旭谦  2023-02-10  阅读次数:

2023年1月12日,仁怀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收治了一名口腔、牙龈出血,全身瘀斑患者,多次查血小板低,分别于1月12日至16日输注血小板每天1治疗量及注射升血小板药物治疗后患者血小板仍无上升,完善骨髓穿刺检查,考虑诊断为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随后遵医嘱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10天后血小板逐渐上升,12天后血小板升至正常,将泼尼松逐渐减量治疗,现门诊复查血小板均正常。

这让患者吓坏了,什么是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啊?以前从来没有听过啊,不会是白血病吧?

人体的血液中主要有三种血细胞: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这三种细胞都来自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生长分化而来。

三种血细胞各司其职,白细胞主要负责抵抗外界的细菌和病毒入侵,防止感染,红细胞主要负责运输氧气、二氧化碳,而血小板主要参与止血。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血小板减少呢?

正常的血小板数值范围是100-300×10^9/L,血小板减少是指血液中血小板计数<100×10^9/L,可见于多种血液系统疾病、风湿免疫病、恶性肿瘤放化疗后骨髓损伤及药物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根据血小板减少程度可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轻者可有皮肤出血点、淤斑,牙龈渗血、鼻衄,重者可表现为内脏出血:如呕血、黑便、血尿及脑出血等。


而导致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原因主要是血小板生成来源减少以及消耗破坏过多两点。

这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是由于患者的免疫系统出现功能紊乱,自身的血小板会被自身的免疫系统误认为是“坏人”、“入侵者”,从而人体就会开启“防御系统”开始刺激机体产生“血小板抗体”来将血小板“吃掉”,同时也导致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产生的血小板减少。

以前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也叫做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但一部分患者发现血小板减少的时候血小板不是很低,可能没有出血症状,有的是体检或治疗其他疾病时意外发现的,所以统一叫紫癜不规范,国际血液学专家后来给它改了名字,就是现在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

如果检查血常规发现了血小板减少,需要到血液内科就诊,通过骨髓穿刺等相关检查可确诊,ITP主要应用糖皮质激素、丙球、血小板生成素、输血小板等治疗。

部分患者血小板升至正常水平后可能会再次下降,时间长了迁延成慢性血小板减少症,如果血小板数值大于30*10^9/L,没有出血症状,也不从事剧烈劳动,是不影响日常生活的,但是要注意预防感染,定期复查血常规,防止血小板进行性下降导致出血。

有的ITP患者担心血小板减少时间长了会不会变成白血病,这种担心基本上是过虑了,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是良性疾病,而白血病是恶性疾病,两者通过骨髓穿刺检查即可鉴别。

血液内科简介

仁怀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现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5名。不仅仅能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也开展了一些贫血性疾病(溶血性疾病、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出血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等)的诊治及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等疾病的化疗。医者仁心,仁怀市人民医院血液科将用专业与责任守护患者的血液健康!

血液内科门诊地址:门诊1楼内科五号诊室

血液内科病房地址:住院部13楼

健康热线:0851-22227346